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一

时间:2016-07-22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答案】C。专家解析:关键期的存在表明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答案】D。专家解析:无条件反射引发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应。

3.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

A.内向与外向

B.顺从与独立

C.理智、情感与意志

D.A型与B型

【答案】A。专家解析: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

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答案】B。

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答案】C。专家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为考试焦虑。

6.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洛克和《教育漫话》

D.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

【答案】D。

7.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答案】D。专家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分别是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在于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其他学说都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特点。

8.,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答案】C。专家解析: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9.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社会活动

【答案】B。专家解析:学校课外活动主要以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学科活动为主,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10.我国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答案】A。专家解析: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1.中国近代意义上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答案】C。

1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答案】B。专家解析:雄辩是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年通过。

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答案】C。专家解析: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4.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答案】B。专家解析: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15.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答案】D。专家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二、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2.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教育科学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和控制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2)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4)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5)研究论证的复杂性。

(6)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和可传播性。

3.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案要点】(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

(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

(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

(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

4.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个别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大限度的发展,班主任就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5)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5.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答案要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人的个性同样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操作。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三、材料分析题

1.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以下是小学班主任处理违规事件的一些实例:

作文500字:题为“老师,我有话对你说”,不能写成“检讨”。

谈心里话:不愿写,就说5分钟,是坐着谈心或辩论,不是罚站认错。

弥补损失:主动为集体做件好事,不是为班上扫地等等。

剥夺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参加小学生喜欢的活动。

接受帮助:讲理、激励、榜样、“约法三章”等。

结合材料说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

【答案要点】班级违规事件的处理即运用惩罚法进行处理,运用惩罚法的原则有:

(1)要有法可依。

(2)态度要正确。

(3)要有时效性。

(4)要加强沟通。

(5)要取得家长支持。

(6)要形成群体氛围。

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采取新的方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案要点】针对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