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
时间:2017-07-10责任编辑:donghui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2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1. D【解析】题干的描述是对直观性原则的典型阐释。2. D【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3. D【解析】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4. A【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5. C【解析】略。6. D【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7. B【解析】略。8. 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集体处于形成阶段的特征。9. B【解析】略。10. 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11. C【解析】略。12. 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螺旋式的内涵。13. C【解析】A项是处理严重割伤的方法;B项用纸巾盖上伤口,是极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的,是错误做法;C项是处理扭伤的方法;D项是处理擦伤的方法,对于擦伤,应该采取清洁伤口、盖上消毒纱布止血的方法进行处理。14. B【解析】阳光体育运动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15. 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叙事研究法的内涵。16. 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情境教学法。17. C【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题干中这些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努力学习的动机,这种动机具体、不稳定,因此,属于近景的直接性动机。18. D【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19. 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特点。20. C【解析】略。二、简答题(答案要点)21. (1)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2)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学习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③学习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22. (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6)班会、校会、周会、晨会。23.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24. (1)材料中的课堂突发事件是由于外界影响造成的,徐老师对于此突发事件采取了幽默调侃和褒中掺贬的处理策略。徐老师没有对踢球的同学提出严厉批评,而是采取了幽默的调侃方式,夸奖球踢得不错,并且提出了“表扬”式的批评:教室里不准踢球。徐老师用幽默式的“表扬”批评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几句话就化解了这场突发事件,没有影响教学氛围,也没有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反而调动了课堂气氛,这是一种机智聪明的处理策略。(2)①沉着冷静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教师应保持一种大将风度,做到处乱不惊,从容不迫。②在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活动的情况下,及时高效、巧妙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③用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眼光、智慧的举措来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④储备广博的知识。教师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不仅能教给学生学科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巧妙机智地因势利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5. (1)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独白”式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教”,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学”。改革后的教学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和情感的启迪。而且,相互作用的对话本身就是优秀教学的标志。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站在一个权威的角度直接给出教学要点,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这是教学即对话的生动体现。谈话法要求对话的民主性、平等性和互动性,而且对话内容应具有建构意义。(2)①教师在教学谈话中的角色首先是引导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探究教学内容;②教师是平等对话者,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③教师是组织者,课堂须具有组织性,教师的组织者身份是不可替代的;④教师是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及时提出正确的决策;⑤教师还应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者,还要通过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26. (1)作者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抓住了不同季节景物独有的特点,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葱郁繁盛,秋天硕果累累,冬天安静宁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喜爱之情。(2)【教学目标】①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剑、刮”等字,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记忆背诵喜欢的段落;③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⑤练习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教学重点】①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了解小兴安岭的丰富的物产,并对小兴安岭产生喜爱之情;②准确理解课文中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③学习作者抓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3)【教学环节】①导评谈话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教师叙述。步骤、方法:板书课题、读题,引出谈话。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语文课上,我们曾经观赏过景色奇丽的五彩池,游览过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今天,我们再一起到小兴安岭欣赏那里一年四季美丽的风光。②初读全文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内容。教学手段:师生合读。步骤、方法:先读课文,然后说说你对小兴安岭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讨论明确:小兴安岭很美丽,有许许多多宝物。③寻找四季景色特殊的美目的:知道小兴安岭的美是有季节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春天美”为例,教给学生审美方法。然后,学生自学、讨论,读懂其他三个季节的美。教学手段:采用放录像、投影片,让学生讨论的方法。步骤:第一步:看录像——春天美。第二步:默读画批——春天什么景物美?分析这些景物怎么美,是通过哪些词语表达的?思考景物美与树木美有什么联系。第三步:引导学生读讲义,相机引导。第四步:小结审美学法,用投影片出示——什么美(标划景物);怎么美(分析语句);整体美(联系树木)。第五步:运用以上学法自学“夏、秋、冬”几节,先看有关录像,再学习、讨论相关季节景色描写。第六步:全班交流学习体会。第七步:小结四季美景的特点。④教学总结目的:使学生知道美也是不断发展、充实的,美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手段:学生朗读感受,教师总结升华。步骤、方法:全班齐读开头与结尾,四人分读“春、夏、秋、冬”,四人合读第二小节。布置作业:用学到的词语和描写方法描写家乡的景色。结语:小兴安岭这个宝库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开发利用,并不断地建设、充实它,让这个大花园更加美丽。27. (1)我们知道自然数以“1”为标准,逐次加1而组成自然数序列,例如“5”是由5个“1”组成的,所以任意两个自然数是可以相加减的,2+5表示2个“1”和5个“1”相加,结果为7,就是7个“1”。但是分数不同,分数没有固定的单位,不同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例如:“[47]”表示4个“[17]”相加,“[35]”表示3个“[15]”相加,但是[47]与[35]不能直接相加,因为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简单来说,5米加3米等于8米,但是5米不能直接和3厘米相加,需要统一换算成米或者厘米才能相加减。同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时候也要统一单位,也就是将分母进行统一。(2)教学目标:①通过观察、归纳等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②运用类比方法探索新知,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③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重要意义。(3)教学环节:①谈话导入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②教学实施首先,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入环境教育中。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其次,请学生列出算式:[310]+[14]。第一步:探讨[310]+[14]的算法。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第二步:集体评价。让学生分别对上述几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先找10和4的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第三步: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说明:由于10和4的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310]变成[620],[14]变成[520],所以[310]+[14]变成[620]+[520]。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后,设置练习题,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接着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完成其他两道小题。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③思维训练设计新的练习题,增加难度。④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小公倍数作公分母。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